春節是大家最期待的節日,每年這個時候,無論在多遠的地方,多大年齡的游子都想要回家。所以春節即將來臨的時候,人們早就開始準備今年過年所需要的東西了,我們稱之為年貨。
春節是與家人團圓時刻,在外拼搏了一年的孩子只有在這個時候才可能見到自己的父母,父母同樣也盼望著自己的兒女能在春節回家看看自己。每逢春節,家里的大人們都會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,小孩子們都穿著紅色的新衣服等著收到壓歲錢,我們享受著與家人團聚的幸福。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。
中國地大物博,不同的地方可能過年的習俗不太一樣。尤其是南北地區的差異那是相當的,但是這些差異并不會影響我們中國人團結奮斗的精神。對于我們大人來說,新年也就是期待和家人團聚,但是對于小孩子來說最在乎的還是壓歲錢。
大家知道壓歲錢什麼時候給嗎?是除夕晚上還是初一早上?里面的寓意有什麼的不同?是南北差異造成的嗎?它們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?讓我們接著往下看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人們給紅包的形式變得多種多樣,有些是微信紅包,有些是包真正的紅包,但我還在記得我小的時候,有很多人都會把紅包放在枕頭底下,對于放的人來說,這種事情就是預示著美好。那個時候的經濟條件比現在差多了,給我個幾塊錢我能高興的一晚上睡不著覺。
我記得我小的時候,家里人給紅包都是早上才給的,等睡醒了就可以拿著紅包去找自己的小伙伴去玩。曾經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特別盼望著過年,但是現在長大了卻越來越害怕過年,這是為啥呢?可能是因為從收紅包的人變成發紅包的人了吧。
千里不同云,百里不同鳳
每個地區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,有些地方的人堅持著在大年三十晚上壓歲錢,壓歲錢的由來也特別的有意思。「壓歲」是「壓崇」的諧音,傳說在中國古代,在每逢大年三十的時候,有一個怪物叫作「崇」,它從山洞里跑出來吃小孩,所以到了這天,家家戶戶都會關緊門窗,給小孩壓歲錢,保佑小孩在未來一年中健健康康。這樣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,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在除夕夜給紅包,希望新的一年能夠順利健康。
對于不同的長輩,給紅包的時間是不同的
春節期間,大家都會去走親訪友,在這個時候,不同的長輩,給紅包的時間是完全不同的,大部分都是什麼時候去串門就什麼時候給壓歲錢,但是,無論怎麼樣,不管是什麼時候給壓歲錢,這些壓歲錢都是希望孩子們在新的一年中順利健康。
但是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發微信紅包或者支付寶紅包了,雖然線上轉賬的確十分的方便,但是現金的紅包更有意義,小孩子看見這種顏色鮮艷的東西都是會特別開心的,畢竟每個小孩是非常喜歡漂亮的東西的。